香品、油燈類、轉經綸 Incense, Feng shui,  P.Wheel, Candles
Sign in
購物車:
購物車清單
關於臧巴拉 臧巴拉產品 購物FAQ 行事曆 連絡我們
twitter Plurk Plurk
臥香
不丹印度紅檀香(特價)
產品編號:3576

零售價格 NT 290
購物數量
顧客記得來電詢問有無庫存!!
02-21001919
產品內容介紹

材質 : 不丹 . 印度紅檀香(特價)
尺寸 : 15 cm ( H ) X 10 sticks
敘述 :
來自不丹的紅壇線香 . 香體極為粗枝 . 
 
非化學藥劑調製.燃燒起來亦不會產生刺鼻 . 煙霧過大 的困擾.
 
非常適合自主修行.居家輕度焚香人士使用.
 
每支長度約15公分.一盒共10支.
 
數量不多.請來電詢問是否還有庫存.
 
印度紅檀香(Pterocarpus santalinus)的詳細描述
 
印度紅檀香,又稱紅檀木或紅檀香樹,是一種原產於印度東南部(特別是安得拉邦和泰米爾納德邦)的熱帶闊葉樹,屬於豆科(Fabaceae)翼果屬(Pterocarpus)。其心材呈現深紅色至紫紅色,是傳統醫學、藝術和宗教儀式中珍貴的材料。由於過度砍伐,它已被列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(IUCN)瀕危物種名錄,並受CITES公約管制。紅檀香不僅以其獨特的顏色和香氣聞名,還因其豐富的植物化學成分而在醫藥和靈性實踐中廣泛應用。下面將詳細敘述其主要成分,以及在佛教儀式中的角色。
 
成分分析
紅檀香的主要活性成分主要來自其心材(heartwood),這些成分賦予其紅色、香氣和生物活性。根據科學研究,其化學組成複雜,包括多種次生代謝物,如黃酮類、木脂素、萜類化合物和酚類物質。這些成分具有抗氧化、抗炎、抗菌和抗癌潛力,常被用於阿育吠陀醫學和中藥中。
 
以下是紅檀香的主要化學成分分類(基於多項植物化學研究):
 
| 類別          | 主要成分示例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| 功能與特性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|
|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| **色素與黃酮類** | Santalin(桑塔林,紅色色素)、Pterocarpin(翼果黃酮) | 負責心材的紅色,提供抗氧化和抗炎活性;Santalin 是其標誌性成分,可用作天然染料。 |
| **木脂素(Lignans)** | Savinin、Calocedrin、Eudesmin         | 抑制癌細胞生長,具有抗菌和抗病毒作用;常見於心材提取物中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|
| **萜類化合物(Terpenoids)** | α-Eudesmol、α-Bisabolol、Cedrol、Lupeol、Betulin | 具抗炎和鎮靜效果;Lupeol 和 Betulin 還具有皮膚保護和抗腫瘤活性。           |
| **酚類與鞣質** | 酚類化合物、鞣質(Tannins)、花青素(Anthocyanins) | 抗氧化強,提供收斂和抗菌特性;鞣質有助於傷口癒合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|
| **其他化合物** | 鹼類(Alkaloids)、皂苷(Saponins)、多糖、脂肪酸、醇類、醚類、酮類 | 包括碳水化合物、類固醇等,支持整體抗微生物和免疫調節作用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|
 
這些成分主要通過心材提取獲得,例如使用乙醇或水提取。研究顯示,紅檀香心材中 Santalin 含量可達 10-15%,是其紅色的主要來源。 此外,現代分析(如 HPLC 和 GC-MS)還發現了如 Pterostilbene(白藜蘆醇衍生物)等珍貴化合物,具有潛在的抗衰老和心血管保護作用。 然而,由於其稀有性,提取過程需嚴格控制以避免環境破壞。
 
在佛教儀式中的角色
在佛教傳統中,紅檀香(常與一般檀香合稱)扮演著重要的靈性與象徵角色,特別是在南亞和大乘佛教(如藏傳佛教和上座部佛教)中。它不僅用作物質媒介,還象徵純淨、財富與覺醒。紅檀香的紅色被視為「靈性財富」的象徵,代表物質與精神世界的橋樑,而其香氣則用於淨化空間和心靈。
 
1. **焚香與淨化儀式**:
   - 紅檀香粉或木屑常用於製作線香(incense),在寺廟儀式、誦經和供奉佛像時焚燒。其煙霧被認為能驅散負能量、淨化環境,並傳達信徒的願望至佛界。 在藏傳佛教中,紅檀香焚香有助於「開啟心輪」,促進冥想中的警覺與平靜,讓修行者更容易進入禪定狀態。 例如,在滿願儀式(puja)中,它與其他香料混合,象徵對三寶(佛、法、僧)的供養。
 
2. **佛珠與冥想輔助**:
   - 紅檀香木雕刻成念珠(mala),用於持誦經文或數息觀。它的觸感和香氣有助於 grounding(接地),減輕焦慮、提升專注力,並刺激內在覺知。 在上座部佛教(Theravada)中,僧侶雖避免使用紅檀香作為個人裝飾(以防執著物質),但在寺廟中它仍用於象徵「避免貪欲」的教誨。 紅色則象徵「紅蓮」(心輪),幫助修行者轉化情緒為慈悲。
 
3. **象徵與藥用角色**:
   - 在佛教經典如《華嚴經》中,紅檀香樹被描述為「寶樹」,象徵財富與慷慨,提醒信徒布施的功德。 此外,其藥用成分(如抗炎木脂素)在佛教醫學傳統中用於治療「心火」(情緒失衡),如在印度佛教寺廟的療癒儀式中,將紅檀香粉調製成膏,塗抹於脈輪以恢復平衡。
   - 歷史上,紅檀香也用於佛像雕刻和染色,例如在古代印度和西藏的唐卡畫中,其紅色用作神聖顏料,象徵佛的智慧與慈悲。
 
總體而言,紅檀香在佛教中不僅是感官工具,更是連結凡俗與神聖的橋樑。其使用強調「無執著」——享受其益處但不貪戀。現代佛教實踐中,它仍廣泛應用於全球寺廟和個人冥想,體現了佛教對自然與靈性的和諧觀。建議在使用時選擇可持續來源,以尊重其生態價值。